周易卦象与射覆

射覆是古代一种高超而有趣的游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射覆就是随便将一种物件(或多个同类物)隐藏,让射者通过占筮(或气功遥感)等途径,指出所藏者究竟是什么东西。
  射覆历史悠久。《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人暗射之,故云射覆),置守宫(壁虎)盂下,射之,都不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著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蛇又有足,跋跋脉脉善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象东方朔等这样的射覆大家历史上不少,三国时的官辂,晋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萧绎、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记载的一代名流,其流传的许多筮例值得研究。易起源于卜筮,易之义理与象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从寻常的设卦现象之射覆入手,因小见大、由浅入深、借简探玄,对易学的研究会有积极的意义。

  一。射覆的原理__宇宙全息
  生物全息论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宇宙全息论这一科学、哲学理论也正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按照宇宙全息论的观点: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具有四维立体全息性;同一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时间与空间、抽象的意识、概念数字与具体的事物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关系。《周易》中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象及其理论,就揭示了宇宙这个万物一体的大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全息性,把握了万事万物及每个整体与各个局部相互关联、对应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不仅表现在四时流传、月转星移等宏观方面,而且表现在各个细小的方面。如八卦卦象,不仅表现了宇宙万物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基本表演规律,还从具体的物类、对象、方向、位置、形状、颜色、气味乃至动作、转换过程等诸方面进行了归纳。卦象能把一切综合所成的状态清楚地反映出来,人们通过卦象便能把状态的各个细部还原出来。通过占卦而射覆就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乍看起来,射覆无任何规律,所覆之物从一枚钱币到一只小虫子,从一根山鸡毛到一片小树叶,都有可能性,没有任何明显的参数可供推测,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都不会发生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猜不着,即使猜着了,也是碰上的,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在这种游戏上都不起作用。但是自古以来,易学家喜欢射覆,通过起卦现象推测出来,象三四时管辂,射覆竟是“百发百中”,什么原理?就是如上所述全息理论。宇宙中万事万物与时空、空间及人的意识、思维都是全息的,沟通、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数。某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什么次序、什么情况下隐藏什以东西,是受易理所阐述的规律性制约的;因此,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产生的卦象与特定的事物是相通的。正是如此,《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现代人也因此称《周易》为“宇宙代数字”。也正因为这样,对历代易学者来说,射覆已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验证及推敲易理的一种思维技术,所谓“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系辞.上》),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说:“观物戏验者,虽云无益于世,学者于此验数而知圣人作易之灵耳。物之于世必有数焉。故,天圆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黄,物之色也;天动地静,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数.观物玄妙歌诀》)。

  二、射覆的基础--周易卦象
  “易”的产生是古人从对宇宙万事万物的观察分析、综合提炼入手,通过抽象的卦象,概括归纳为宇宙图式、宇宙代数,以表述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故《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占筮则是一种在不同层次上的从抽象卦象列具体事物的衍绎过程,而卦象就是归纳和推衍过程的“中介”。所谓“八卦成例,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所以,射覆的基础就是没卦而成的卦象,“象者,易之本也。”
  《周易》的取象很多,主要有“八卦之象”,“六十四卦卦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几种,这些取象对射覆占断起着直接的、决定的作用。

  (一)八卦之象
  八卦是《周易》中基本的卦象,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朱熹《周易本义》中编的《八卦取象歌》是:“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三个“一”、“--”符号组成,“一”是阳爻,“--”称阴爻。爻分阴阳,就给占筮中由爻画组成的卦及其变化,赋予了万物的属性、结构、联系、变化的丰富而复杂的含义,使占筮具备了高度概括和象征的功能。因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产生、决定的,阴阳三爻作为卦象的基本因素,反映了卦象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全息关系,所以《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及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由阴阳二仪而生四象,四象而后成八卦。
  八卦产生后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宇宙大象,除此外八卦还分别代表了万事万物的情貌,正因为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全息关系以八卦为媒介,所以射覆才有依据可循,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指的这一规律。现将八卦平常主要物象体系整理如下:
  八卦物象体系(略,参见八卦万物类象)…………


  三、射覆的起卦方法
  ---卦象与理数、时空
  射覆的基础是卦象,射覆、占卜是靠分析卦象而得出结论的。那么,卦象和事物是如何发生具体联系的呢?即具体的事物是中何显示出相应的卦象呢?这主要是体现在卦象与理数时空的关系上,从本质上说是宇宙万事万物与理数、时间、空间及卦象等之间的全息关系。
  (一)卦象与理数
  数的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万事万物都与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数目、计量的关系,而且还有“质”的关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与“数”密切相关,或者说体现在定“数”上。“数”与时间、空间一样,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易学中研究的事物与“数”的关系,与我们日常所讲的“数”不同,与现代的“数学”中所研究的“数”不同,是指“理数”,“自然之理”,所谓“理者,数而已矣”。所以古代的卜筮、六壬、奇门、星占、命相、堪舆等学说都称为“术数学”。
  象和数是易学中两个最重要的范围,历史上研究二者及其关系的学派被称为“象数派”。关于二者的关系,很早就有人论及。《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侍说:“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唐代易学家孔颖达解释说:“筮之用揲著以为卦,是筮以阴阳著策之数而告人也。凡是动植飞走之物,物既生讫,而后有其形;既为形象,而后滋多;滋多而后始有头数。象生而后有数,是数因象而生也。若易之卦象,则是因数而生,故先筮而后得卦,是象从数生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象”与“数”的关系是:先有物象而后有数,由数又产生卦象;而占断则是通过卦象和数去推断具体物象。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象”与“数”实际上是同时产生的,二者不可割裂,有象必有数,有数也必然有象。正如阴阳二仪,同由太极所生,而不分先后也。观阴而可知阳,观阳亦可知阴。

  1、理数种种
  (1)大“道”之数
  战国时期哲学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看似简单,但却包括深邃的哲学名言,概括了宇宙产生、发展的过程。易学的数也是如此,从无到有,从“0”到“1”,从“1”到“2”,从“2”到“3”……。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为“1”生两仪,由阴阳一两仪而成三画之八卦而类万物。具体地说,宇宙是个大极,DNA是个太极,生命最小的形态场也是个大极,……它们都孕育着两仪,进一步发展而生成众多。《周易.系辞上》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与老子所说在其哲学意义的表达上是完全一致。
  (2)天地之数
  《周易.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十以内的数玉凡而具有神秘的意义,其中有五个奇数:一三五七九;五个偶数:二四六八十。奇数为阳,为天数;偶数为阴为地数。天数相加:1+3+5+7+9=25;地数相加:2+4+6+8+10=30;天地数相加:25+30=55。古人通过这些数字的奇偶对立关系,以反映天地万事万物的联系性。占筮就是通过数的演算而得到卦,而通过卦象推断具体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
  (3)河.洛之数
  为体现十个天地之数的神秘和变化,古人创作了《河图》、《洛书》。
  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孟河,其背有点,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表意为:中央五,象五行;一、六在左,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六,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后,象东方甲乙术;四、九在右,像西方庚辛金;五、十居中,象中央戊己土。五方各有一个天数和地数,总数为五十五。《系辞上》中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二句,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原文当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脱“有五”二字,此为河图中天地之总数,因为一个重卦有六爻,故从五十五中减去六,而且四十九。《河图》中,天地数所显示的的五行是按顺时针方向转以相生,为先天之体。
  又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洛河,其背有纹,为“洛书”。《尚书.洪范》中说:“天与禹洛生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洛书”取龟之象,其记法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九位九数为九宫。对应后天八卦,具体对应是:坎一为水,坤二为土,震三为木,巽四为木,中五为土,乾六为金,兑七为金,艮八为土,离九为火。其对应天干五行是:壬水一,丁火二,甲木三,辛金四,戊己土五,癸水六,丙火七,乙木八,庚金九。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克,后天用事。其中没有地数十。但已寓于众数之中,这是因为其无论相对的两角或两边,相加之和皆为十。同时,每个边天地数之和、每条对角线天地数之和都是十五,充分体现了天地万物阴阳平衡的协调的原理。
  (4)生成之数
  东汉易学家郑玄在注释《系辞》中说:“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这是指《河图》而言的。又说:“阳天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里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生”表示产生,“生数”即可以生万事万物;“成”表示完成,“成数”即为完成之数。生数成数与五行、五方、八卦相配,即可概括万事万物,其数的千变万化,即可概括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古典占筮法用著草演算卦象的方法就是用了“成数”的“六七八九”四个数。此四数对应“四象”,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易纬.乾凿度》中说:“易一阴一阳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乙)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十五。此又正合《洛书》之数,即老阴六加老阳九、少阴八加少阳七正好合为十五,这就与“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的“太一之道”或太极之道吻合。可见,卦象演算中用六七八九这四个数代表阴爻和阳爻不是偶然和任意的,它反映了古人深邃的象数观、理数观。
  (5)八卦序数
  先天八卦序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个顺序数是按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次序”排列的。从乾南到离东达震东北;又从东北到巽西南,经坎西,回到坤北。从乾到坤,所走的线路正是太极图的S线路,也是一条生命线路。这个序数是先天之数,邵雍的《梅花易数》的数字起卦法就是以此数演算起卦,由数得象。即在占卦时,直接将八卦序数视为实数,把一与乾卦对应、二与兑卦对应、三与离卦对应、四与震卦对应、五与巽卦对应、六与坎卦对应、七与艮卦对应、八与坤卦对应,由数直接得出卦象。
  后天八卦序数: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这个次序是按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次序”排列的。即先由坎北向坤西南,再向震东、巽东西,经中宫至乾西北、兑西,再向艮东北,最后至离南,形成后天宇宙场。后天八卦之数,正合洛书九宫之数,是由卦象推数的重要依据。古代风水术中推人之命即以此序。

2、数字起卦方法
  (1)大衍之数与揲著起卦法
  揲著起卦法是最古老的起卦方法。“著”是指著草(今通称蚰蜒草或锯齿草),占卜时用其茎揲著,就是数著草的数目,把它分成几份,进行演算以来占卦,进而得出卦象。
  《系辞上》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就是指通过揲著之法,尽天地大衍之数的演算来起卦,以推知事物。并论述了演卦过程及其含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指(手指之间)以象闫;五岁再闰,故再指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具体操作过程是:
  准备阶段:取著草五十根(或五十五根),也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用五十五根时抽出六根)不用,占筮时只用余下的四十九根。
  一变:
  ①将四十九根著草茎(或其他物)任意分为左右两份(“分而为二以象两”)。
  ②从右边部分取出一根(策),夹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挂一以象三”)。
  ③将右边部分剩下的策,每四策一组分之(“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数到最后,或余一策、或余二策、三策、四策,把余策夹在无名指与中指之中(“归奇于指以象闰”)。
  ④将左边的部分四策一组分数之,数到最后余一至四策,将这些余策夹在中指与食指向(“五岁再闰”)。
  ⑤把指间所夹之策合起来放到一旁(“再指而后挂”)。
  以上为一变,所余之策为四十或四十四。
  二变:
  ⑥把一变所余之策四十或四十四再任意分成两份,如①
  ⑦再挂一,如②所述
  ⑧揲四、归奇,如③、④
  ⑨再指而后挂,如⑤。
  以上为二变,所余之策为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
  三变:
  ⑩将二变所余之策分两份,如①。
  ⑾挂一,如②
⑿揲四、归奇,如③、④。
  ⒀再指而后挂,如⑤
  以上为三变,最后所余之策或为二十四,或为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以四来除,其商或六,或七,或八,或九。六为老阴,功阴爻,为变爻,又称“交”;七为少阳,画阳爻;八为少阴,画阴爻;九为老阳,功阳爻,也为变爻,又称“重”。
  这样,经过三变,才得出一个爻画。一个“大成之卦”六个爻,就得经过十八变。汉代乃至隋唐以前,占筮、射覆主要是此种方法起卦。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西汉时的东方朔就是靠“别著布卦”而猜中壁虎的。
  隋唐以后人们常用的占筮办法是以钱代著。这也就是“火珠林推卦法”。唐代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背面)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正面)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折钱,折钱则八也”。这样,自下而上,用双手摇动后掷开铜钱,看其正、反面排列情况,而定六爻之阴阳动变,从程序上就简化的多了,六次可成一卦。
  但是,“揲著起卦”的古典占筮法与“以钱代著”的“火珠林推卦法”在断卦主法上却是有差别的。即揲著起卦后,除参考卦爻辞外,主要通过分析卦象来推断所测之事、物。而“火珠林推卦法”,根据“纳甲”原理,对六爻配以干支、五行、六亲、世应等因素,主要通过分析其爻与爻之间、爻与日支、月支之间的生、克、冲合等种种关系来推断所测之事、物。本文所述的射覆起卦方法主要是“揲著起卦法”和宋代邵雍所创的“梅花易数”起卦法,“以钱代著”的“纳甲占筮法”不再细述。
  (2)“梅花易数”与数字起卦法
  “梅花易数”是北宋大易学家邵雍(字康节)发明的不同于“大衍之数”和“火珠林”起卦方法的另一种更灵活、更实用的起卦方法。它不同于只为求卦象而不管数地一般简捷方法,又脱离了大衍之数起卦的繁琐方法,却集中了二者的长处,真正达到了数与象的统一,是占筮学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和突破。其基本方法可用“卦以八除,爻以六除”两句来概括。
  《梅花易数》一书中说:“卦以八除。凡起卦不问数多少,即以八作卦数。过八数即以八数退除,以零(余)数作数。加一八除不尽,再除二八、三八,直除尽,以零数作卦。如得八整数,即‘坤’卦,更不必除也。凡起动爻,以重卦总数除六,以零作动爻。如不满六,止用此数为动爻,不必再除。如遇六数则除之,一六不尽,再除二六、三六,直除尽以零数作动爻。若一爻动,则看此一爻,是阳爻则变阴爻,阴爻则变阳。取爻当以时加之。”
  “梅花易数”成卦的特点:其一,是由两个八卦之象由上而下相重而成,而不是由下而上一爻一爻地相加六次而成。其二,是成卦之后六爻中只有其中一爻是动爻,而且必然有一爻是动爻,而没有两个以上的动爻。其三,在断卦方法上也比较简明。除了依据动爻查《周易》卦爻辞外,主要分咖哩 卦之体用、动变及互体,根据五行生克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在一个六爻卦中,上下两个卦象,无动爻的为静象为体,有动爻的为动象为用,并且生出变卦形成之卦。一个六爻画卦中的上下两个卦象的体用关系在五行表现上五种,即体生用、体克用、用生体、用克体、体用比合。除此之外还有互体与体用的关系,变卦与体用的关系等等。
  “梅花易数”直接用数来起卦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年月日起例、物数占、声音数占、字的笔划数占和字数占、丈尺寸数占等等。如“物数占”:见有可数之物、即用可数的物数为重卦的上卦,并用当时时数为重卦的下卦,用重卦之数加上时数除以六以定动爻。“声音占”:凡闻声音,数得几数,起作上卦,加时数配作下卦。又以声音,如闻动物鸣叫之声,或闻人敲击之声,皆可作数起卦。“丈尺数占”:丈尺之物,以丈为上卦,尺数为下卦,合丈尺之数取爻。又如“字数占”:凡见字数,如停匀,即平分一半为上卦,一半为下卦:如字数不匀,即少一字为上卦,取“天轻清”之义,以多一字为下卦,数“地重浊”之义。
  例《邻夜扣门借物占》(《梅花易数》):“冬夕酉时,先生方拥炉,有扣门者,初扣一声止,继而又扣五声,且云借物。先生令勿言,其子占之,诚所借何物。以一声属乾为上卦,以五声属巽为下卦,又以一乾五巽共六数。加酉时十数,共得十六数,以六除之,二六一十二(余四),得天风‘女后’,第四爻变巽;互见重乾,卦中三乾金,二巽木,为金木之物也,又以乾金短而巽木长,是借斧也。子乃断曰:‘金短木长者器也,所借锄也。’先生曰:‘非也,必斧也’。闻之,果借斧。其子问何故。先生曰:‘起数须明理。以卦推之,斧亦可也,锄亦可地;以理推之,夕晚安用锄,必借斧。盖斧切于劈柴之用耳。推数又须明理,卜占之切要也。’”
  (二)卦象与时空
  时间与空间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形式之一。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消亡,运动、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特定的时空也就体现了特定的事物特征及变化发展规律。“宇宙”一词,“宇”是指无限的空间,宙是指无限的时间。说《周易》是“宇宙代数学”,就是指《周易》的卦象体系,既包含了无穷的时间性,也显示了无限的空间性,并且它将万事万物与时间、空间有机地联系到一起、统一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多维全息关系。正是如此,通过一定的时间或者空间来求得卦象来联系特定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正是易学占筮、射覆的奥妙所在。时间起卦法和空间起卦法就是这一奥妙的反映。
  从全息论角度来看,时间与空间构成了时空全息网。从时间来说,宇宙中万事万物在其时间流程上是时时全息的,每一时刻的时间结构都是同一的。最后的东西包含着最初的东西,最初的东西经过一定的时间变化就发展成为最后的东西,也就是开端与结果全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一原理的深刻反映。从空间角度来说,空间与物质也是全息的,不仅物质的空间结构是空间本身结构的某种程度的表达,而且每一空间量子都包含着整个物质世界的信息。在同一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空间结构上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任何部分都是一个潜在的个体。同时,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在空间结构上也存在着全息关系,每一个个体都与它所在的那个层次的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和信息。所谓“方以类聚”,即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宇宙即是时空的交合,时间是空间的纵面分布,空间则是时间的横向排列,二者一动一静,一虚一实,构成了一个立体坐标系。这个立体坐标系每一个时空交点,便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轨迹,都会在这一主体坐标系上反映出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活的灵魂,也是中国术数学中本质的内涵。《周易》的预测原理也就是这一本质内涵的反映。

  1、时间起卦法
  时间起卦法也是邵雍大师发明的以年、月、日时数起卦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主要内容是:
  年、月、日数相加除八后,余数为上卦,年、月、日、时数相加除八,余数为下卦;年、月、日、时数相加除六,余数为动爻数。
  其年、月、日、时全用农历。月数与日数,即农历的每月、每日之数。年、时数取法如下:
  年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取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月、日、时起卦法是射覆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在同一时辰内射覆数次,那么在起卦时还要加上每次的次序数,一般来说,第一次不加,从第二次起,依次加2、3、4……。
  如农历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戌时,在李某某老师家里,连续躲覆数次,其卦象如下:
  第一卦得火水未济之雷水解。
  卦象分析:外卦离变震木,木四火生;又内卦坎水生变卦震木。此物从外屋得来,柔软、木性,有水分,碧白色,可食,为蔬菜之类。果然,为半截蒜苔。
  第二卦得风地之风水涣
  卦象分析:外巽木,为草木类,碧绿色,内坤变坎水,为柔物;巽体、坤用,体克为破碎物;坤土变坎水,有水分,或可食,仍为蔬菜类。果然,为一片白菜叶。
  第二卦得水天需之水泽节
  卦象分析,内卦乾金变兑金,为金属物,体用金水相生为完整物,兑为与瓶有关,坎为与水有关。乃是茶杯盖。

  2、空间起卦法
  空间起卦法即直接根据人或物及其所在的方位进行起卦。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直接从东而来,进门后,向南一拐,让测其手中之物。根据来人方位,东为震属木,南为离属火,木长火短,藏于手中,火柴棒之类是也。
  根据人或物及其方位起卦进行预测,邵雍大师称之为“端法后天起卦。”其方法是:“以物为上卦方位为下卦,合物之数与方卦之数,加时数取动爻。”
  如《梅花易数》中的《老人有忧色占》:“巳丑日卯时,偶在途行,有老人往巽方,有忧色。问其何以有忧。曰:‘无’。怪而占之。以老人属乾为上卦,巽方为下卦,是天风‘女后’。又以乾一巽五之数、卯时四数,总十数,除六,得四为动爻,是天风‘女后’之巽为风。《易》曰:‘包鱼,凶’是《易》辞不吉矣。以卦化之,巽木为体,乾金克之;互卦又见重乾,俱是克体,并无生气,且时在途行,具应速。遂以成卦之数中分布取其半,谓老人曰:‘汝于五日内,谨慎出入,恐有重祸。’果五日,此老赴吉席,因鱼骨鲠而终。”
  又如《断易玄机》(平原子著)中的“风席帘占”:己巳年冬月午时,静坐读书,忽风从南来吹动门帘,觉而有卦。风为巽为上卦,南为离为下卦,得风火家人卦,互离坎,变益卦。《辞》曰:‘家人(口高)(口高),悔,吝,妇子嘻嘻,终吝’。断曰:明日巳时来一心肝有病的道人。巽为体为仙道,家人为同行之人。互卦坎水克离火,离为心,故心有病。体生离火,为池气之象,巽木为肝,肝主眼,故而眼多泪。

  以上列举了几种主要的起卦方法。除此以外,周易的起卦法法是很多的,特别是《梅花易数》中还有很多的随机起卦法,使起来也更加灵活,但这必须对万事万物及其周易卦象融会贯通、熟记于心,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高境界。

  总之,通过卦象来射覆,这是运用周易理论进行实践的一种高超技术,既不能把它看成是骗人的魔术,也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游戏,射覆现象深刻地反映了理、数、时、空与万事万物及其周易卦象的全息性联系,同时也深刻地说明了“易与天地准”这一事实,所以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探讨。

—>>>  知命测算服务项目—>>>    

恭祝您大吉大利,大富大贵!
富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

易典】周易卦象与射覆

周易大全

先天卦位不始于邵雍

2022-4-7 9:52:08

周易大全

四柱命理看桃花煞

2022-4-7 9:54: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