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的“五伦”指的是究竟是什么?

古代社会的“五伦”指的是究竟是什么?

刘恒老师正解五伦,五伦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五伦即是亲仁礼让,人类社会最初是以德治国,后来随着私心变重,再加以法辅助治国。而五伦是社会道德的最基本标准,也是未来世界道德标准的框架。

“五伦”从小范围意义上论,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作为通俗易懂的社会典范,晓意以敦伦大道。

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包容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教为先教化众生;为父的,要命运清单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但是这句话的根本意是,明晓人生道理;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实际上真正的“我”不是个体,而是五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

同“五品”,《史记殷本纪》:“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

(一)玄论伦常

什么是五伦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从婴儿到孩子,从孩子到大人,我们自觉不自觉的生在了这个人世中,知道了谁是父母,谁是兄弟,谁是朋友,谁是夫妻,谁是子女,相当于这些人的关系,我命运清单们即明白了谁是自己。

这样的一种近疏亲敬的人伦,仿佛是无意之间就晓得了。中国人是如此,外国命运清单人亦是如此,东方西方对于人的世界,都有着一种共通的认知,这种相同正是人伦规则的共性。若人伦紊乱,则谓之乱伦,因此,文明的世界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不规则行为,以道德法律制度禁忌,这禁忌即是五伦。

所谓五伦,即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伦之间的亲敬关系,正是亲别序义信这五种,自然而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则,构成了整个中国世界的人世。把五伦与五常对应来看,亲为仁,别序为礼,义为义,信为信,夫妻(阴阳)为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精通行道的人,把大道喻于百姓生活。以有限的所知治国,是肤浅的不长久的,而以智治国才是根本。知是有限的所知,而智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大道。不能说五伦里,任何一种是有知。而智是自我的觉悟,智是自觉觉他的觉悟。所以说,知与智是一种道的修行。

论述清楚了五伦与五常的关系,自然便会明白五伦与五行的关系。刘恒老师规范五伦与五行对应关系如下:

  • 父子——亲——仁——木
  • 夫妻——别——智——水
  • 长幼——序——礼——火
  • 朋友——信——信——土
  • 君臣——义——义——金

五伦 – 来源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在《尚书尧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说法,即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 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最后由孟子在整理和总结中国以往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最重视人伦。据孟子说,古代设立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一旦“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就能实现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

文:刘恒老师

易经】古代社会的“五伦”指的是究竟是什么?

周易大全

宿世善根成熟了的人,才会遇到修佛法门

2022-4-24 9:06:55

周易大全

教你如何用九宫飞星预测事情吉凶

2022-4-24 9:06: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