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趣味民俗——送春牛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信仰】传统趣味民俗——送春牛- 0
- 0
- 85
-
关于小孩带锁和镯子的趣味风俗
1,关于“锁子”的传说和来历: 旧时客家,小孩满月有戴锁和镯子的风俗。这个风俗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钟馗生得豹头环眼,面如锅底,满脸络腮胡子。有一年京城开科取士,钟馗辞别妹妹,赴京途中结识了考生杜平,结成好友,一同进京赶考。 科考结束,论文才钟馗应为头名状元。但当朝天师借口说钟馗长得丑陃,便偷梁换柱,调换了考卷,使他的亲戚成了头名状元。钟馗气恨交加,悲愤而死。 钟馗死后来到阴间,他向…- 0
- 0
- 181
-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一
节气,是指一年之中气候寒暑的变化,每个节气名称都分别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同意义,古代农民把它当作农务稼穑的标准时钟,从中凭个人直觉亦可得知天时和物候变更的大概,此乃我国古代曆法家独家之创作,非任何国家的曆法所能及。有谓节气的功用可包含阳曆或优胜于阳曆,尤其在我国以前使用农曆的日期,与季候变化无一定关係,必须靠着二十四节气来补救,使得农作物与季节变化不致于脱节,所以说节气对于农业社会的农民而言…- 0
- 0
- 31
-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二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代订定时,是反映黄河流域之气候变化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係,但历经各朝各代的经营,现今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而且各地农作物种类、生态及进行农事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个节气字面的含意并不是各地皆适用,不过由于每个地方整年气候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各地农民依长期经验的累积,知道到了甚麽节气,该地就会出现何种气候,因此沿用节气名称,但不拘限于节气字面…- 0
- 0
- 35
-
二十四节气的黄道位置及意义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 0
- 0
- 54
-
正月初五是破五节,有哪些禁忌与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 正月初五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 0
- 0
- 72
-
春节门福到底该怎么贴才吉利
中国春节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贴“福”,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过春节,都离不开“福”,据古书《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但贴“福”字却有很多讲究,如不遵守,就会被认为有违习俗,让新年福气减少。 “一口田,衣禄全”,对于许多人来说,认识这个“福”字肯定是从这句话开始的。其实“…- 0
- 0
- 26